[登山] 高山反應不可輕忽。

過去登高山的時候,偶爾有一些頭疼等輕微的高山反應,但狀況都還僅止於此,沒有更嚴重過,甚至登頂臺灣最高峰玉山(H3952m)、東南亞最高峰神山(H4052m),都安然無恙,所以一直認為自己大概不太會有高山反應。

不過,我的身體似乎隨著歲月的流轉有了些變化,而且不斷的在一次次的高山行程中給我提示,但我總是忽略這些消息。

----------

2014年8月小腳丫高山訓練,輕裝登頂合歡東峰時,因為是非常輕鬆的石階步道,所以我沒有拿登山杖,但走到一半覺得步伐有點不穩,跟同學借了登山杖保持平衡。那時候我覺得是因為搭車到合歡山區,海拔一下子拉太高才會這樣。隔天早上登天巒池的時候就沒有前一天的不適感,走起來輕鬆寫意。

----------

2015年清明節,跟小宣去走大小劍山。那時候我正在上素慧教練肌力訓練進階班,拿了重量做許多加強訓練,所以令人聞之色變的天梯走起來仍算輕鬆寫意,傍晚左右抵達推論山營地(H2800m)過夜,第二天到達油婆蘭營地(H3300m)後,10點半左右輕裝去登頂大劍山(H3594m),回來後再重裝去布伕奇寒山頂紮營。

前往大劍山途中,不知道是否因為空氣稀薄之故,走起來總覺得喘吁吁,日正當中又被曬的頭昏腦脹,頻頻跟宣說走不動要休息喝水,走的累慘慘,原本預計3點前回來,結果走到4點多才回來,快到營地的時候,看到Fly哥在遠方眺望我們,然後馬上跟我們說:「幫你們找好營地了,趕快來紮營。」聽到不用重裝去布伕奇寒山超開心。然後發現生理期來了,覺得去大劍山的身體不舒服可能是生理期所致。

-----------

2015年端午節,在小宣的規劃(搶山屋)下,跟伙伴們進行了小腳丫會師活動:雪山東峰主線、雪主東線、雪翠線的踏查活動。為了第二天能悠哉地在翠池閒晃發呆,欣賞翠池的美好,我們決定走雪翠翠3日行。

這個行程最辛苦的就是第一天,前一晚七卡山莊(H2460m)過夜,第一天直接翻過雪山主峰(H3886m),到達翠池山屋(H3520m),然後在翠池睡兩晚。要先爬升1400m,然後再下350m才能到翠池山屋。

這次行程雅方帶了血氧機,我也跟著玩。透過明確的數據,逐漸理解自己對於高山的反應狀況。在七卡山莊睡前測量血氧,我的數值只有84%,但其他人大都90%上下,當時小宣有問我要不要吃丹木斯,我自認身體應可應付,不想藉助藥物幫忙,所以先婉拒了。

近日因復健治療中,所以是整隊伍背最輕的人(約15kg),但行走時還是覺得腳力不太夠,尤其是從哭坡往東峰的陡上路程,有點走走停停,擔心的跟宣說怕走不到主峰...。

從東峰往三六九山莊途中,發現自己的步伐有點搖晃,驚覺可能是高山反應。到三六九山莊後,隊友在門外吃午餐聊天,而我因為頭暈而跑去空床抬腳吃麵包,等身子舒服一點後,才跟宣索取丹木斯,吃完繼續躺著抬腳睡覺,這時候血氧是76%,已經低於建議的安全底線80%。

服藥加上適度後,覺得身體舒服許多,所以還是繼續跟大家往主峰前進,走進黑森林後,開始感受到丹木斯的副作用(手指皮膚微麻感),腳力也都回來了,行走時沒有上午的舉步維艱,判斷上午的疲憊感可能是高山反應所引起。

雖然已經服用丹木斯了,但因高度持續上升,所以在圈谷測血氧,只剩下73%。從圈谷往主峰的漫長之字路,走起來十分難過,雖然腳力充沛,但因頭暈且有輕微的噁心感,沿途不斷小休企圖維持身體平衡。走走停停終於抵達主峰,放下包包後,馬上找地方躺著,希望能緩解頭暈的感受,此時測量血氧,只剩下71%,如果沒有在三六九山莊服用丹木斯的話,這時我的血氧甚至可能低於70%了,相當危險。

從主峰下翠池,因為高度迅速降低,我整個人就像活過來一樣,舒服到想要在陡峭碎石坡上奔跑了,跟白天的吃力、衰弱樣完全天壤之別。此後開始定時服用丹木斯,第三天回到雪山主峰時,再度測量血氧,已經有81%的數字,可見適度的高度適應與藥物幫助,可以讓我更安全的登山。以後只要是2500m以上的高山行程,丹木斯都會是我的個人藥物。

同行隊友在這次隊伍中也走的相當吃力,但他的困擾是大腿肌力不足,幾乎是用意志力來驅動身體前行,在雪山主峰測血氧時,他甚至都還有84%。猜想是不是跟他長期游泳的關係?

✣✣✣✣✣✣✣✣✣✣✣✣✣✣✣✣✣✣✣✣✣✣✣✣✣✣✣✣✣✣✣✣✣✣✣✣✣✣✣✣

節錄高山症專家 王士豪醫師的文章

以前就看過這篇文章,但在親身體驗後,更覺得高山反應是不能輕忽的疾病,會以各種型態表現在病患的身體之中,只要是攀登高山,都必須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領隊也要多關心、留意狀況不佳的隊員,不要讓高山症對愛山的人造成傷害。

暢遊台灣高山,您一定要知道的關於高山症的十個問題~ 王士豪醫師

問題九:什麼是高山病的黃金律?

答案:
高山病的黃金律是一位美國急診醫師Ken Zafren提出的,可用於繼續行程或緊急下撤之參考,茲翻譯如下:

第一條:在高海拔的任何病症,都應先假定是高山病,直到下山到醫院後證明是別的疾病為止。
第二條:絕對不要帶著高海拔症狀進一步上升高度。
第三條:如果您覺得非常不舒服、症狀正在惡化或已經無法腳跟對腳尖走一直線,立刻下降高度!
第四條:絕對不可以讓高山症病患落單,且陪伴者必須負責陪伴做緊急處置或是協助下降高度!
第五條:即使是醫療人員或緊急救護人員,也會得高山病!
第六條:即使是發生高海拔肺水腫或高海拔腦水腫的病患,也有可能在快速下降高度後完全恢復!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北宜高的幕後英雄:地底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