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路》讀後感。



買了3年多,終於把林克孝遺作《找路》看完。


捷運通勤路途,真的很適合看書,約末一週的上班日,就專心的把書看完,感謝爽報改了派報地點,感謝種花電信在密集人潮中的陣亡3G網路。

記得剛把書從茉莉購回不到一個月,就看到他墜崖身亡的消息,在他最愛的南澳山區。或許是乖戾個性使然,不願意跟大家一起「懷念」這個不曾認識的山友,所以一直把書到處借朋友看,自己卻到現在才終於看完他。

看完書本後,我再度去林克孝過世後,友人幫他成立的臉書頁面,瀏覽那些新聞報導以及友人、親人思念他的文章,可以知道,林克孝雖然意外驟逝,但他仍化成無形、文字,活在親朋與讀者的腦海中,這趟沙韻之路,不僅連結了古今,也以林自己為主體,連結了漢人跟原住民、城市人跟獵人,多麼美好的際遇。

同為山友,似乎能體會他留連在南澳山區的原因,就像我眷戀花蓮山上林業遺跡嵐山工作站、哈崙工作站一樣,這是一種無法言喻的愛慕。即使已經去過,且路途如此艱辛,但如果再有機會,我還是願意再去看看它們,並祈禱歲月未在它們身上留下太多傷痕,但這就跟南澳村的古道一樣,很難。

嵐山、哈崙,可能比哈卡巴里斯還要難以到達,因為這裡獵人很少。且以往的交通工具:森林鐵道,多處木棧橋、隧道,都已經倒塌傾頹,就像書中截斷古道的大崩塌一樣,無法再依循古路前進,必須另覓道路迂迴突破。但一切苦難,都是值得,當我來到魂牽夢縈的場域。


近年小腳丫在教授的帶領下,積極踏查烏來、三峽山區,從各種方向、方式探索前往各山頭的道路,也經常意外發現老運材路、獵路,不知道教授心中,是否也有像林克孝一樣的「嚮往」。


post by my iphone 4 

bolg的手機APP很不錯,可以離線慢慢打,之後再一次上傳。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北宜高的幕後英雄:地底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