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上大檜下哈崙工作站(1) 前言


早在大學時期,就聽過哈崙工作站。大四那年夏天(2007),還幸運的跟秋豪去探訪住在池南的楊文輝大哥。楊大哥曾在2004年9月,帶採訪小組上到哈崙工作站,可以說是那時最瞭解當地狀況的人。(註1)我那時對於哈崙工作站還是非常陌生,只是常聽秋豪講那邊的事,看他搜集資料發(字數很多)的文章,莫名的也對哈崙有興趣,也充滿了憧憬。不過我很有自知:「那裡,我是上不去的。」因為我那時候只爬過木瓜南單攻、雪主東...



2007年夏天,哈崙七勇士成功的到達哈崙工作站。但是他們下山後紛紛當兵去,以至於行程結束2年後,才終於在2009年夏天舉辦行後會。而我,被吩咐幫忙訂聚會空間,然後跟著去參加行後會,也跟秋豪要了一片照片精選集的光碟片回家收藏。這珍貴的照片,在2012年壯遊台灣的時候提供相當大的幫助,「今昔對照」真是萬年用不膩的好用老梗。

到臺師大念研究所的時候,尋找論文題目時,一直想要找跟花蓮有關的題目,最好也跟山上有關聯,然後就想到了哈崙。可是那時候林業研究文獻,大都是相關從業人員或森林系所的成果,其他領域涉獵不多,而且,大多是二手、甚至三手研究,或者是教科書文集,所以搜集資料的時候有蠻大的困擾。

緩慢地搜集資料,發展論文架構時,卻在碩二下發現,我想做的哈崙前身,日治時期「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的資料亡佚,無論翻閱多少相關文獻,只要講到花蓮港木材,都會說「會社資料闕漏」,這對我來說真是晴天霹靂,因為我已經要升碩三了,砍掉重練的話,要多久才能畢業呀!

所幸,在碩三上9月,中研院臺史所開放了一批林業文獻資料庫,我也有幸跟建制資料庫的人聊過,聽取他的建議後,我開始使用「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林業檔案」,然後把研究對象轉到「南邦林業株式會社」,雖然不是哈崙,不過也是在花蓮。南邦林業是在1943年開發太魯閣大山事業區,也就是現在的嵐山工作站前身,是相當棒的研究主題。我也成功在2012年6月,在夥伴的陪同下,造訪了嵐山工作站,是一個還不錯的經驗!

不過,對於夢想的哈崙工作站,還是無法忘懷。

2013年初,我就開始規劃時間,到處向有興趣的爬山友人詢問意願,從二二八連假、端午連假、中秋連假、一直到最後希望跨年連假,本來覺得今年可能沒辦法去了,沒想到在天時地利人和的狀況下,隊伍成行。感謝酥酥主動說要當領隊,因為他知道上山之後我一定自顧不暇,很難有充分的判斷力去決定隊伍的運作...

哈崙行決定從木瓜南進去,原本想說這冷門路線能把包車塞滿就不錯了,結果想同行的人居然爆掉,一共9人,而且每個人都是山岳界赫赫有名的前輩與大人物,能跟他們爬山,真是我的榮幸。

深知自己在登山能力方面一定要仰賴大家幫忙,自己所能提供的就是哈倫的歷史資料。於是,把前幾年從林務局那邊挖來的老照片陸續PO在FB活動頁面上,讓大家看看營運中的哈崙工作站的活力樣貌,也在102年12月中旬,去花蓮林務局拜訪陳女士。

跟陳女士聊天後,她還請我喝咖啡


陳女士於1947年在哈崙鐵道的二號索道發送點出生,1959跟著家人搬到哈崙工作站居住。1964年左右開始在哈崙工作站工作,擔任電話總機的工作,負責聯絡運材火車的上下行聯絡。因為哈崙森林鐵道的軌道大多為單線軌道,只有部分區域鋪有雙軌,所以火車只能單向行駛,如有需要,就得在雙軌站區等待列車交會。陳女士的工作,就是在接到火車上山或者下山時,負責通知對方,相當重要。

因為要照顧5個已經唸書的小孩,陳女士於1974年3月離開哈崙工作站,轉到花蓮林務局工作,先生則繼續留在山上,直至1989年伐木工作停止後,才下山與妻小同住。陳女士的丈夫,江先生就是《洄瀾林業誌》中的「哈崙土地公」,這次訪談還沒機會跟他碰上面,過陣子想帶上山所得,再去拜訪陳女士及其先生,多聊聊哈崙的事情。

這次去找陳女士聊天,主要是想詢問她哈崙工作站的房舍示意圖,因為擔心時間不夠,萬一沒有先準備而缺漏了某些重要的場所,不就太可惜了,因為哈崙真是太"荒野的核心”了...怎麼算都要快4天才能到達。難也難也。

原始檔案請來信索取



註一:自由電子報報導 (怕新聞頁面失效,全文轉貼如下)

繁華落盡 再探哈崙工作站
〔記者楊宜中╱花蓮報導〕林務局花蓮林管處委託多媒體公司,近日花了九天時間,深入昔日花蓮三大林場之一的哈崙工作站遺址,拍攝民國七十八年哈崙撤站後,十餘年來歲月摧折的現況紀錄片。
重返哈崙工作站,工作人員在長得比人還高的雜草間,見到了可觀的工作站建築群,當年忙碌的繃繃機關車,靜靜的停在鐵道上及機房內,一旁則是傾圮的警察駐在所及伐木工人信仰寄託的晉安宮,隱約可想見往日的繁華。
十二人的探索隊九日出發,先搭乘清水發電廠的鐵道纜車上山,約四十分鐘,再行走清水發電廠進水口巡視路到清水山稜線,接著攀爬至海拔一千八百公尺左右的高山,抵達哈崙工作站三號鐵道區,途中多處因步道毀損,探索隊必須多次高繞或下切,最為艱辛。
按預訂行程,探索隊應在第四天上午抵達哈崙工作站辦公室舊址,但第三天就有人無法忍受螞蝗的侵擾必須折返,三名嚮導引領林務局人員及一名多媒體文字紀錄人員下山。
後來又因山區天候不佳,雨勢阻擾,使這趟行程天數增加,最終只有四名嚮導及一名多媒體公司攝影人員抵達哈崙工作站辦公室,加上折返的時間,這趟旅程共進行九天,十八日安全下山。
攝影人員林杰在哈崙工作站附近,拍攝當年哈崙伐木極盛時期留下的建築群、主體仍完整的工作站辦公室、員工宿舍、餐廳、繃繃機關車維修房、鋸材房等,驚訝在經歷十餘年的歲月洗鍊下,鋸材房內仍掛著光亮如新的鋸片,也才知道當年伐木用的鋸片,並非由山下直接運上山,而是輸送鋸片鋼材上山後,在山上的鋸材房加工製作成鋸片。
除了集中於哈崙工作站辦公室附近的建築群,根據影像紀錄,停留在繃繃車鐵道上及停在機房內的繃繃機關車共約十輛,在哈崙工作站辦公室以西約五百公尺處,還有當年警方設置在山上的駐在所廳舍,雖然破舊,卻仍有當年維護山區治安的威嚴。

深入山城 全靠楊文輝帶路
記者楊宜中╱專訪
哈崙工作站繁華的過去,年僅三十三歲的秀林鄉文蘭村民楊文輝來不及參與,但現在連林務局人員也得靠這名年輕的高山嚮導,才能帶他們重返這座擁有光榮歷史的工作站。
來去哈崙多次,楊文輝感嘆前人的智慧與毅力,克服地理條件的限制,讓一座原本不該有人的深山,化成一座繁華山城,但也因為人類的慾望無窮,使山林資源枯竭,讓時間又沖淡了一切。
楊文輝明志工專畢業後,原在都市有高薪工作,但他一直認為自己身上流著太魯閣族的血液,不屬於都市,毅然重返故鄉,以搭建鐵皮建築物為業,但大多數時間,他仍喜歡進入山林中尋找他的天地。
楊文輝經常活動、狩獵的山區,就在哈崙工作站第一、二、三號鐵道附近,二年前,他第一次接獲前往哈崙工作站的嚮導任務,並順利達成使命。
楊文輝說,哈崙工作站呈現的是前人克服重重障礙的大工程,在海拔兩千公尺以上高山,竟然可以建築出大規模的鐵道區及建築群,人類的力量實在驚人。
他說,最終因林礦的枯竭,人類放棄了山林,留下了人類文明的產物在高山上,他不了解當時撤站時,為何沒有持續保留維護開採林礦的一切機具、建物,並轉向觀光用途,甚至將這片山林視為最佳的大自然環保教室?
他說,房舍已經傾圮、道路柔腸寸斷,重新規劃整建的經費必然龐大,哈崙工作站在可預見的未來,應仍然只是喜歡山林活動、體力好的山友可以挑戰的一個「高山遺跡」。

留言

  1. 佩服妳!
    我是志工。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您,希望有機會跟您聊聊山上的故事

      刪除
  2. 不好意思, 妳畫的哈崙工作站房舍示意圖有一些錯誤。
    若以上方為正北的話,鐵道路線是沒錯的,但是房舍幾乎都南北東西相反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您好,我不清楚您說的南北相反?
      這個圖我實際去看的位置好像差不多?

      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北宜高的幕後英雄:地底十三年